資訊中心

如何洞察人性,讓你說話直擊人心?

我想先問大家兩個問題。

靠前個問題:什麼是溝通?

我問過很多朋友,他們給我的答案是:

溝通是兩個人的對話,你一言我一語地聊天;

溝通是通過語言技巧,達到你想要的目的;

溝通是通過表達,說服別人。

等等,大家也可以將你們的答案打上來。

第二個問題:溝通高手和非溝通高手的區別是什麼?

我也問過很多朋友,他們的答案是這樣的:

溝通高手能言善辯;

溝通高手都是油嘴滑舌的人;

溝通高手性格外向。

答案各异,但從以上的答案中,我們可以看出大多數人對溝通的認識還處在一個比較片面的階段,總的來說,就是認為溝通就是兩個人針對某件事情,分別發表自己的觀點,而勝出的那一方,都是那些能言善辯、油嘴滑舌的人。

事實上,溝通的本質真的如此嗎?

我想再問大家一個問題:你跟一個人溝通,你為什麼會聽他的?

是因為他說話滔滔不絕還是因為他說到了你的心坎裏去了?

是因為他說得很有道理還是因為他說的東西對你很有幫助?

是因為他很厲害還是因為你很信任他?

大家細細想想這幾個問題。 我想你的答案肯定是後者。

我跟很多職場同行有討論過一些問題,比如:

為什麼我寫的一些方案,自己覺得很好,但是跟領導彙報的時候,卻被否定掉了?

為什麼跟領導溝通的時候,我總擔心自己無法說服他?

為什麼我自己那麼努力,但是領導總是不提拔我呢?

為什麼跟員工談離職,我總是說服不了他?

我想這些困惑,各位都會遇到。 其實他們存在的問題,是因為他們在溝通的某一環出現了問題,從而導致溝通無效。

我經常思考一個問題,為什麼你的溝通會無效?

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多,比如表達不到位,傾聽不够,價值觀不一致,情緒錯位等,但我認為,所有的答案背後,是你沒有真正地理解溝通的本質:人性。

所有的溝通問題,都來自於你沒有把握人性。 因為溝通的主體是人,你不瞭解人性,你怎麼溝通?

回到我剛開始問的靠前個問題,什麼是溝通?

我覺得溝通的定義很簡單,就是瞭解他人的需求,然後提供價值,獲取信任,達到目的。

真正的溝通高手,就是能够敏銳洞察他人需求,然後提供他人難以抗拒的價值,獲得他人的信任,終達到自己的目的。

所以,如果你要說話直擊人心,你必須學會洞察人性,瞭解對方內心真正的需求是什麼。

古希臘神話中有一比特偉大的英雄阿基裡斯,他有著超乎普通人的神力和刀槍不入的身體,在激烈的特洛伊之戰中無往不勝,取得了赫赫戰功。 但就在阿基裡斯攻佔特洛伊城奮勇作戰之際,站在對手一邊的太陽神阿波羅悄悄一箭射中了偉大的阿基裡斯。 這支箭射中了阿基裡斯的腳後跟,這是他全身惟一的弱點。 在他還是嬰兒的時候,他的母親、海洋女神特提斯曾捏著他的右脚後跟,把他浸在神奇的斯提克斯河中,被河水浸過的身體變得刀槍不入,近乎於神。 可那個被母親捏著的腳後跟由於浸不到水,成了阿基裡斯全身惟一的弱點。 母親造成的這惟一弱點要了兒子的命!

人性是是人普遍具有的心理内容,在與人溝通時,若能掌握人性中的弱點(阿基裡斯刀槍不入,為數不過的弱點是他的腳後跟)或者看重的一點,即能新增我們溝通的力量。

有時候,一次溝通是否有效,取決於你說的話是否直擊人心,而是否直擊人心,關鍵在於你說的話是否能够觸碰人性的本質。

人類有六大人性。

靠前個是:身份感。

就是對人的出身和社會地位的感知。 人類是有身份等級的,特別是在傳統的中國,人與人之間的生存資源主要依據身份及身份之間的關係來進行配寘。 在中國古代,身份感特別嚴格。 正所謂:“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;父要子亡,子不得不亡”,就是身份感封建化的表現。

在現代社會,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,身份感依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,特別是跟大人物的溝通。

人是很奇妙的動物,表面上說不重視這些虛無的身份感,但在大家面前,內心還是會非常重視,特別是大人物。 所以跟職場中的大人物打交道,身份感是我們不得不知道的溝通奧秘。

第二個是:受益感。

受益感,就是使別人有一種占小便宜的感覺。 這是人性中為原始的需求。 受益感在人與人交流溝通中無處不在。

如果你在賣衣服,在關鍵的成交時刻,如果你說,再給你便宜十塊,不賺錢賣給你,那幾乎所有的人都會馬上購買你的衣服;

如果你在談判,在關鍵的談判時刻,如果你說,這樣,我們一人退一步,採取折中的管道來達成協議,那幾乎所有的人都會答應你的要求;

如果你在求人辦事,在關鍵達成時刻,如果你說,就當我幫我一次,完事了,請你吃飯,那我相信,如果事情不大,對方應該會答應幫助你。

史玉柱就很懂人性中的“受益感”。 1989年7月,史玉柱自主研發了中文卡軟件和M06401案頭文字處理體系。 為了儘快打開軟件銷路,他决定在《計算機世界》打廣告,可是他沒有錢。 但他决定用同樣的管道來獲得打廣告的機會。 史玉柱跑到北京,闖進《計算機世界》報社廣告部,邊演示軟件給當時的廣告部主任賀靜華看,邊對他說,我現在沒有錢,但你先給我打廣告,(史玉柱利益點),打三期1/4版廣告,預算是17550元,我相信軟件能够賣得出去。 給我15天的時間,我付款給你。 如果過期無法付款,那這些軟件的版權就歸你。 (報社的利益點,穩賺不虧的買賣)。 賀靜華欣然同意。 後來史玉柱收到了三筆匯款,及時付清了廣告費用。

第三個是:饑餓感。

渴望感其實就是饑餓感。 饑餓感是人性中原始的需求之一。 每天我們都會經歷這種感覺。 當我們早上不吃早餐的時候,到了中午,我們就很渴望去吃東西,這就是饑餓感。 雷軍對於“饑餓感”的運用非常棒,他用“饑餓行銷”,把小米品牌手機在短時間內打造為中國知名的手機品牌。

一樣東西是否能够吸引別人,不在於東西本身,而在於你是否能够讓他對東西本身產生渴望感。 產品的價值不取决與產品本身,而取決於客戶對他的渴望度。 渴望程度越强,時間越長,行動力越大。

如果你想說服一個人,你必須懂得抓住他饑餓感。

第四個是:恐懼感。

在人性中,恐懼感是人們逃避痛苦的直接動力。 恐懼被開除,所以努力工作; 恐懼被責駡,所以要做好; 恐懼一事無成,所以要有緊迫感。 能够用溝通讓員工產生恐懼感,會讓你的管理效果大大增强。 當然,這裡的恐懼感不是讓員工害怕工作,也不是害怕你,而是讓他對自己的現狀有清晰的認知,並讓他清楚現狀與理想之間的差距以及沒有達成結果的後果,從而自動自發地增强動力,拼命工作。

大家都去看過病,如果大夫告訴你,這個病沒什麼事,不治的話也沒什麼事,但是治的話會好得快一點,但要淘幾百塊。 我想很多人不會掏錢。 但是,如果大夫告訴你,這個病如果不治,三天后就會死亡,費用10萬,這個時候,就算砸鍋賣鐵,我相信你也會掏出來。 因為你對死亡是恐懼的。

溝通中,瞭解一件事對對方來說,他的恐懼感在哪裡,可以讓你掌握溝通的主動權。

第五個是:尊重感。

尊重感是是人性中的一種需要。 如果我們在跟員工溝通的過程中,對員工不尊重,員工感受不到尊重感,那我們很可能無法很好地跟員工達成共識。

讓員工感受到尊重,是我們與員工溝通獲得良好溝通效果的潤滑劑。

日前,某機构發佈《2016中國年度優先雇主》調查報告。 結果顯示,白領對中國“好雇主”應具備的特徵達成了共識,“員工尊重感”超越“薪酬福利”躍居榜首。 現在員工不再把“薪酬福利”當做為數不過的,而是更期望在工作中發揮自身的作用,得到老闆的尊重以及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。

在溝通的過程中,讓別人得到尊重感,會讓你的溝通戰無不勝。

後一個是:自豪感。

人在進行自我評價時,必須首先選定一個參照物,通常選定某個親近、現實、具有較大利益相關性的他人或社會平均水準作為參照物,即把自身的中值價值率與他人(或社會一般人)的中值價值率進行比較,當自己的價值特性優於他人的價值特性時,就會產生一種自豪感。 兩者的差值越大,自豪感的强度就越高。

自豪感有時會自動促發,但更多的時候,需要別人的刺激才會讓你感覺到自豪感。 如果你能够通過溝通做那個促發別人自豪感的人,那你離走進別人的內心就更進一步了,他就會快速接受你。

溝通的靠前步,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,瞭解他人的需求。 較好的方法就是洞察人性的力量。 這六個人性的秘訣,如果你能够很好地把握,就能够做到直擊人心,搞定任何人!